软装配饰 潮流设计 家居风水 行业资讯 智慧生活 五金行业 陶瓷卫浴 装修攻略 产品导购

Michele Saee米开磊.萨伊

达夫 达夫(好居网用户) 5554天前 / 阅读 :

米开磊.萨伊先生相信建筑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建筑反映了人们的需求、愿望,也提升我们的创造力与开拓精神。

米开磊.萨伊先生相信建筑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建筑反映了人们的需求、愿望,也提升我们的创造力与开拓精神。建筑不应该抑制,而应该去包容人的想法和体验,只有这样才能从中得到启示。通过建筑,我们可以解答其产生的问题并以建筑的形式体现出来。

  萨伊先生于1981年毕业于佛罗伦萨大学建筑学院,获得建筑艺术硕士学位,1983年在米兰理工学院修读了城市技术规划博士学位。他的专业生涯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超级工作室”开始,1982年移居洛杉矶后,先是加入了位于圣莫尼卡的Morphosis事务所,1985年开始创立自己的建筑设计事务所。   萨伊先生在1986年被聘为Otis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常驻教授,1990年开始在南加利福尼亚建筑学院((SCI-Arc)任教至今,带领高年级同学做workshop和实验性课题,他也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受邀教授,并曾担任著名的德国亚琛大学建筑学院的访问教授。此外他还是洛杉矶公共出版委员会的创立者、WASC评审咨询委员会的专家顾问。1990年他是担任了(加州)“洛杉矶建筑与城市规划论坛”的负责人,1998年他担任了美国建筑师协会(AIA)设计奖的评审主席。

  米开磊•萨伊先生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举办过展览和讲学。他曾受邀参加了2002年意大利威尼斯建筑双年展、2002年韩国釜山文化双年展、2004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2004年北京首届建筑双年展、2005年六木本森艺术博物馆(日本东京)展览、2006年伦敦建筑双年展、2007年莎士比亚剧院方案展(美国华盛顿)、等20多个联合性展览和个展。

  在过去的20年中,他完成了100多项工程的设计,亲历参与建设了其中超过半数的建筑。   他近期在国际国内的作品有:   2008年厦门海底世界、洛杉矶比佛利山215商业楼;   2007年上海水族馆二期扩建、越南BIDV大厦、越南FPT公司电信大厦、洛杉矶Bay City连锁专卖场、洛杉矶HOJ私宅、北京徽派建筑博物馆;

  2006年内蒙古乌斯太新城商务区、北京的天空展览销售中心(建筑和室内);   2005年加州威尼斯的丽妮别墅、华润置地橡树湾的两套样板间;   2004年北京首届建筑双年展作品“房屋模板”;

  2004年法国巴黎的阳狮集团总部;及2000年开始的意大利撒丁岛的赫耳墨斯国际文化中心等。部分作品被旧金山当代艺术博物馆、法国FRAC艺术中心、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永久性收藏,Rizzoli国际出版集团在1997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作品集,中国建工出版社将于2009年出版他的第二本作品集。许多久负盛名的国际性专业杂志和报纸如《Architectural Record》、《A+U》、《GA日本》、意大利的《Domus国际》、《CASA》、《Progressive Architecture》、《Blueprint》、美国的《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Metropolitan Home等  都报道过他本人及他的作品。

  他得到过的荣誉有:   2007年 《美国室内设计》 “设计名人堂”荣誉顾问   2000年 “洛杉矶十二大”   1997年 美国建筑师协会设计奖   美国建筑师协会“洛杉矶的新生代”奖   纽约建筑联盟授予“值得关注的新声”   1995年 “全美40位40岁以下成功人士”   1987年 纽约建筑联盟授予“青年建筑师论坛设计奖”

  作品欣赏:   天筑   项目所在地:北京,中国   设计时间:2006年(已建成)   项目类型:展览及销售中心

  依偎在25英亩林木茂盛的景观绿地中,一个完美的玻璃环盘旋在湖面和花园之上,创造了一个融入天空的全新视窗。圆的象征性表达了统一性、家族观。作为北京湾房地产项目的展示和销售中心的“天空”就是一个完美的圆。从土壤中生长出来,而土壤包容和保护这个建筑,采用了玻璃环的形式。伴随这个地段的进一步开发,这个建筑会被用于园区的展览和活动中心。

  在北京湾中心的设计中采取了印章的形式:25英亩起伏绿地中的代表业主的印章。印章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普遍采用的签章形式,印章能鲜明独特地表明个体的高尚地位。

  北京湾中心的设计理念受到了中国历史文化和当代文化的双重影响,映射了古与今的同与异。这个设计也从中国传统园林的要素中得到了灵感。利用中国园林精细优雅的艺术形式,包含了一个或者多个要素:植栽、山石、鱼池、溪流和小品建筑。形式之间的连接组成了自然与社会空间的积极体系。

  从主入口道路走向北京湾中心,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干净利索地坐落在优美环境中的生机勃勃的圆形建筑。向上倾斜的缓坡引导人们走向销售中心,同时两条向下的小径导向下面的花园层。人们在销售中心首先见到的是一个接待台,随后走向摆放着模型、图板和地块开发说明的展厅。

  结构完全包裹在双层光滑玻璃幕墙内部,其透明性混合了自然和形式的感知。花园不仅仅是室内空间的延展,而且是整个建筑结构的一部分。精心选择并布置阵列的树木,为室内空间遮阴,与之形成一体。不同的房间环绕在花园天井的周边,自然和建筑物通过树木和从顶上垂下的爬藤植物紧密地合为一体。由一个开放的中心空间分隔,会议室和功能区阻断了能看到全部区域的视野。一部环形楼梯导向屋顶花园,那里360°的超大视野可以俯瞰整个开发园区,同时也可以看到底部花园和水景。

  同时结合了人体尺度和大空间的规模,北京湾中心的建筑和花园展示了与周边环境和谐而不可分割的关系。

  采用精确而消解矛盾的环形方案,北京湾中心成功地将天与地融为一体。

 

丽妮别墅   项目所在地:威尼斯,加利福尼亚   设计时间:2000-2005(已建成)   项目类型:独栋别墅,业主是诗人和科学家的三口之家

  设计助理:Lucine Hogtanian, Arshia Mahmoodi, Rudabeh Pakravan   丽妮别墅坐落于加利福尼亚的威尼斯丽妮运河旁,位于城市矛盾、建筑实验、历史共鸣以及社交娱乐意识的汇聚点上。

  19xx年莎莉和罗汉夫妇从一个曾经购买阿伯特•肯尼产业的意大利移民后代手中买下了这块土地。他们计划建造一个充满艺术感、又能够充分满足传统居家生活习惯的复式别墅:一处他们可以工作、游乐、款待朋友和家人、产生梦想和创造力的地方。

  做这样的设计需要平衡周边的重要历史环境,而更重要的是要满足两位有强烈自主意识和艺术感的客户需要:他们自童年时代就梦想能够生活在未来派空间中。萨伊在探寻运河基地的可能和激发场所的历史感的同时,鼓励两个客户以故事或者散文的形式,表达他们对别墅的期望,据此绘制出理念草图。

  积极地超越狭小的30英尺×50英尺的地块限制,同时又利用标准化的空间限制元素,诸如墙体、地板和屋顶平台、建筑朝向运河运动的姿态,以控制不确定性,来形成形式的动力。

非程式化的表皮元素的惯性及汇聚、发散和层析区域组成了别墅的居住空间。一旦得以限定,那些区域即依程式转化,满足别墅居住者各种需要。以半入水的独特空间次序和技术手段完善再开发空间品质。

  外部墙体在适应程式需要的功能要求同时滑动前进,以回应基地特征。以这些实体上的限制,客户设想此处可以发生丰富的生活场景。对基础家庭空间(卧室、浴室、厨房等)的补充是设计了两个艺术空间(一个写作室和一个画室),一个小型独立的公寓组块和两个汽车库。

  设置三层结构功能空间以创造一个内部空间和运河之间的心理上连贯性。向前院打开,并朝向运河,底层居住空间消融在一个带有推拉门和固定玻璃的透明墙体中。这个玻璃墙体跨越了建筑的北面和西南面,建筑的角部因此弱化,并全方位提升了内部空间向运河的扩展。

  在丽妮别墅中,建筑师转换了本体,推动了别墅主人通过意大利式运河,从拥挤喧嚷匆匆忙忙的洛杉矶大都市生活转向平和安静的心灵之旅。掠过平静的水面,这个别墅的创造性居住把诗意的栖居概念变成了现实。

 

巴黎奥运纪念碑(概念)   项目所在地:巴黎,法国   设计时间:2004年(竞赛作品,未建成)   项目类型:奥运会标志建筑

  巴黎奥林匹克纪念碑的启发是奥林匹克五环,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和世界各地的运动员的相聚。其结构是由五条独立的脊骨从地面缠绕盘旋到二十七米高的观景平台,从观景平台可以看到奥运村和巴黎市区的全貌。五条脊骨的上端以五个奥运环结束,五个奥运环携带有自动灯光装置,不同颜色的光适用于不同需要的灯光表演。半透明的金属网包裹着螺旋型结构同时也是投影的幕墙。纪念碑的底座是奥林匹克广场,一个抬高的宽阔的平台供人们聚会狂欢,人们可以由地面通过阶梯走到平台上。广场蓬勃向上又伸展的姿态仿佛在欢迎人们由此进入奥运村、庆祝人们由此开始奥运盛事的到来。

 

雀巢咖啡   项目所在地:巴黎,法国   设计时间:2001-2002(已建成)   项目类型:雀巢公司在法国的咖啡连锁店   设计助理:Franco Rosete, Orely Combol, Matthew Uselman

  对大多数人而言,巴黎的露天咖啡是现代人在单调的日常生活中获得诗意消遣的典范方式。雀巢咖啡的设计意图抓住这一抒情格调的历史文脉,进一步创造出一个完全功能性和普适性的商业空间。

  一个清晰的品牌形象能使产品的竞争力更加鲜明,还可以区别于世界各地的竞争者,具有自身的可识别性。这个项目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建筑怎样能够实现企业识别。

  力求摆脱橡皮图章般千篇一律的形式,并满足灵活适应性的功能需要,萨伊设计了一种由三个可变元素组成的灵活系统,分别为:包装表皮、咖啡吧界面和图形色带。这些可变组件的特性取决于他们对反应波动的感知能力,并进一步与建筑体、基地环境、地理特征和商业策略相结合。

  包装表皮由木材和玻璃共同作用而成,将顾客环绕包围在温暖而有吸引力的空间内。由于具有摇动和调节以适应环境的能力,这层表皮能够不断变化,能够重新定义自身,为进入咖啡馆的人们提供丰富复杂的空间感受。可以把它折叠成为一个长椅的形式,或者打开形成工作台面。此元素的空间构成规则取决于实体的运动。反射光线的同时,不再是直线形式,而是弯曲或沿曲线通道活动。

  图形色带波状舞动在表皮周围,形成了一个展示所需要的产品品牌形象的背景幕的超级图形结构。区别于单一图片和海报墙,萨伊以色带创造的建筑元素既很好地切合了功能上对面积和微区的定义,又可以展示二维平面图形和三维空间图形。以与表皮元素相同的方式,色带元素遵循并改变为当前咖啡馆的主题气氛。建筑和图形嬗变为可延展的流体。

  咖啡吧界面是最终产品与消费者之间事实上的重要媒介。它处于边界状态而具有划分特定区域的确定边缘。为了柔化这一生硬的边缘状态,咖啡吧针对一系列消费者的微观活动而波动或者弯曲——这些活动包括选择产品、付款、等候、接收、调味、饮用——其自身可以通过轨道或者特殊设定装置来改变,就像一个复杂糅合的容器、展台、界面,并把这些锚固在一起。

  与图表或者数据无关,这些元素扮演了建筑装置的作用。同时,每个元素都有自己独特的品质。这些组件组合到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这三个元素共同组成的交响曲形成了适应性很强的灵活空间,完美地满足了咖啡文化对于功能和气氛两方面的要求。这个项目的运作显示了建筑设计的革新创意,同时唤起了巴黎式咖啡文化创造力的传统延续性。

 

阳狮百货   项目所在地:巴黎,法国   设计时间:2000-2004(已建成)   项目类型:多功能商业、零售及交流空间   设计助理:Rudabeh Pakravan, Franco Rosete

  新阳狮百货在旧址上破壳而出。它没有因循建筑学的风格或者趋势,而是采用对阳狮公司激励机制进行隐喻的产物。阳狮公司的建筑意向来源于公司的创建者马塞尔•布鲁斯坦•布兰契,以由一个家族药店起家向一个传播业巨擎转变过程中的决定性核心理念为依托,意图传达并激发这种理念,构想一个新型的标志性建筑。

  阳狮集团的新建筑强有力地表达了这个新角色。同时,结合业已存在的结构,对城市以及基地附近的闻名于世的凯旋门采取互相尊重的态度。展现着轻巧和透明的易碎特性,同时强化包含城市与历史关系的建筑立面中旧的和新的元素。从遥不可及的过去走出来,旧与新以发扬和复兴的姿态相遇在一起;并且仿佛他们从来没有分离过那样结合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作为阳狮公司实体的化身,新阳狮百货创造了容纳多种活动的可能性,以创造一个开放的、复合型的商业和展示空间。建筑运动的非常区域带来的自然流动性强烈表达了这个多面的商业实体的象征核心。

  改建范围包括街道层的药店和立面,以及现有建筑的四个地下层。1970年的大火烧毁了原来更早的奥斯曼式结构,1972年布兰契先生建造了现在的结构主体,覆盖铜棕色镜面玻璃外皮的铝结构框架混凝土建筑。这个70年代的建筑坐落在香榭丽舍大街上,占据了一个拐角,与之三面相邻的都是喧闹的城市街道甚至邻近世界上最为著名的纪念碑。在东立面,朝向著名的香榭丽舍大街,建筑展示的是它未经装饰的分离的立面。在南边,建筑采用的是放射状的立面,以呼应presburg大街的曲线。这个曲线是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外放射的环状城市结构的第二环的一部分。最后,尽管被称为维尔奈大街的这条狭窄的第三街道看起来很不起眼,阳狮公司的这个建筑所履行的主要功能都是这个临街面在起作用:即是主要的员工出入口,也是顾客的主要通道。

  在设计的最初阶段,我们设想了建筑的几何构成。其对基地环境和边界限定通过步行和汽车的强势流线来实现。大胆的能量涡旋成为建筑同周边环境的界面。这里的空间通过大胆的雕刻形式充满了开放性,人们围绕建筑步行或乘坐汽车的路线进一步给予空间活力。这些向心元素表达了新阳狮的精神和活力。

  新建筑的新立面转化为曲线包围的玻璃幕墙,同现有建筑严谨对称的开窗及柱式相对比。局部覆盖在多变交迭的玻璃面板之下,在建筑的动态下,在街区、信息和象征的动态下,映射着建筑或新或旧的基础元素,整个表皮体系取得了深度和轻盈度上相当高的质量。

  最初主立面的钢拱结构朝向建筑沿爱丽舍大街的一侧。Presburge大街和vernet大街则挡住了现有建筑的垂直柱式。结构第二立面是由定制的外挑钢结构组成的舞动的格构,同锚固曲面玻璃面板的主结构相称。宣称着建筑和弘扬其与凯旋门大街关系的动态空间结构的一角体现了动势的力量。

  建筑的姿态也可以理解为对巴黎都市和街道景观的呼应。以对城市内外的积极镜像强调对城市的反射趋势。人们进入建筑立面的螺旋下入口时,可以注意到指向天空的阳狮药店旧与新的融合。

  在保持建筑外部精神的同时,内部空间的核心主题也是开放与透明。公共空间以一系列透明或半透明的玻璃分隔展开,在保证舒适的私密性同时,使空间具有穿透的视觉连续性。关注社交和计划隐喻性的交互时,建筑空间又一次强化了阳狮公司的价值。

  人们通过玻璃入口进入建筑,外部强烈的垂直图形倾向水平延伸。右侧的一个烟草报刊亭与对面餐馆外围的曲面玻璃幕墙相平衡。一簇花点缀出向上的坡道,坡道尽端是一面遮挡药剂区的巨大玻璃幕墙。这里沿楼梯向上可以通向管理办公室、会议室或者通向盥洗室;向下可以到达高档雪茄收藏店、国际化的酒吧、无线电工作室、无障碍浴室和厨房及储藏室。继续向前,是图书馆、食品店和一个小的雀巢咖啡厅。爱丽舍大街的第二个建筑入口将人们导向阳狮集团办公室和地下的多功能影院。

  阳狮药店的新建筑在此与城市直接相连,并热切地欢迎着城市和顾客们。建筑本身的形式激起人们的好奇,吸引人进入其中。把日历拨向以往的节日庆典、特殊活动和特殊事件,人们会发现许多已经成为习惯的原因再度归来,无论是购买特殊嗜好的雪茄,或者享受咖啡的芬芳,抑或同老朋友在阳光舞动的气氛中享受美食,这个建筑融入了当代生活。从建立之初的乡村药店,到遍及各地的加盟店,这个新建筑成为文化同一的载体,巴黎和阳狮在此都可以感受生活的乐趣。

 

莎士比亚剧院   当演员在一部戏中行走时,他们复杂的行动轨迹,加上通过演出本身的能力表达出来语言、思想和情感,及演员的整个活动——一场表演同下一场表演没有完全一样——为每一场表演增添属于它们自己的特性。

  我们的设计方案是从莎士比亚时代剧院的特性中得到的灵感。那时演员们是典型地有组织的团体成员,他们在一起定期地表演,并分享彼此的生活。我们意识到他们之间在舞台上下的相互作用。它也明显地告诉我们,在表演时演员的整个活动是他们怎样去吸引观众的重要的方面。我们希望将所看到他们的整个活动和相互作用转化成剧院的物理空间。

  我们设想在一个系统中,将传感器附在每一个表演者身上,去追踪他或她在舞台上下的整个活动。每一个轨迹都记录在三维模型上,然后转换成为一个静止的画面,最后下载到计算机辅助的设计程序中,以创造一个代表演员轨迹的建筑。创造出来的空间于是具有相同的流动性和演出本身的有机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