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夫(好居网用户)
5410天前 / 阅读 :
@Y雅亓 :国家连续出台多项措施,抑制通胀,给人感觉是到处扑火救急,货币是抑制通胀的长期手段吗?
潘石屹:是的,全球经济危机不断发酵,危害程度越来越大,各国领导人在这些大危机面前显得束手无策,还用老办法,超发货币去缓解危机,殊不知这是饮鸩止渴,只会带来更大的危机和灾难。通胀就是这种灾难的表现方式。出路在哪里?就是要让全球趋于一个新的准则和信条,即人类一体。
@施恩惠:您推崇“人类一体”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巅峰,这是一种怎样的社会状态?应该由什么势力来主导这个世界新秩序?它是否会取代多元文明的共存状态?
潘石屹: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人类一体”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巅峰。是个人、家庭、部落、国家之后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它强调多样性的统一,是人类社会成熟的标志。
@小鱼释然 :在这个货币纷争不断的时代,全球统一货币的概念确实很吸引人。但货币统一需要怎样的前提?
潘石屹:货币的统一在人类文明演进到新的阶段才能实现。货币只是其中的一方面,背后是管理货币的机构和货币政策的统一,是“人类一体”下的世界新秩序和新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心在路中 :有人认为,物价高是因为政府连续打压楼市,大量的炒房资金进入日常生活用品市场,这种说法对吗?潘石屹: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居民的存款节节攀升,这些都是造成通货膨胀的基本因素。多发货币就会出现通胀,这些道理数不清的经济学家们已讲过许多遍了,他们都比我讲得更清楚、更有说服力。打压房地产市场的政策也连续出台了好几年,几乎出尽了所有严厉的政策,消费品价格的飞涨是今年以来的事情。
——2010年12月8日潘石屹微访谈实录 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通胀 解决危机的出路是“人类一体”
@Y雅亓 :国家连续出台多项措施,抑制通胀,给人感觉是到处扑火救急,货币是抑制通胀的长期手段吗?
潘石屹:是的,全球经济危机不断发酵,危害程度越来越大,各国领导人在这些大危机面前显得束手无策,还用老办法,超发货币去缓解危机,殊不知这是饮鸩止渴,只会带来更大的危机和灾难。通胀就是这种灾难的表现方式。出路在哪里?就是要让全球趋于一个新的准则和信条,即人类一体。 @施恩惠:您推崇“人类一体”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巅峰,这是一种怎样的社会状态?应该由什么势力来主导这个世界新秩序?它是否会取代多元文明的共存状态?
潘石屹: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人类一体”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巅峰。是个人、家庭、部落、国家之后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它强调多样性的统一,是人类社会成熟的标志。
@小鱼释然 :在这个货币纷争不断的时代,全球统一货币的概念确实很吸引人。但货币统一需要怎样的前提? 潘石屹:货币的统一在人类文明演进到新的阶段才能实现。货币只是其中的一方面,背后是管理货币的机构和货币政策的统一,是“人类一体”下的世界新秩序和新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心在路中 :有人认为,物价高是因为政府连续打压楼市,大量的炒房资金进入日常生活用品市场,这种说法对吗?
潘石屹: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居民的存款节节攀升,这些都是造成通货膨胀的基本因素。多发货币就会出现通胀,这些道理数不清的经济学家们已讲过许多遍了,他们都比我讲得更清楚、更有说服力。打压房地产市场的政策也连续出台了好几年,几乎出尽了所有严厉的政策,消费品价格的飞涨是今年以来的事情。 在全球经济秩序混乱的今天,我们应该思考滥发货币、通胀、高房价、这些现象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简单地把它归结为媒体的力量、市场的力量等,都远远不能解释目前这些现象。 @陶陶娜:经济学家张五常认为,在当前的中国,适度的通胀会增加农民的收入增长,缩小农民和城里人之间的贫富差距,你认可这个判断吗? 潘石屹:如果在通胀中农产品价格上升得快,就会缩小农民与城里人之间的贫富差距。其实中国农民的收入并没有明显的增长,因为今年全世界农产品价格上涨了28%,而中国仅上涨了10%。 @微博三四五: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表示,目前中国房地产的调控难度前所未有,“十八般武艺都试遍了”。房地产调控是否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潘石屹:目前的挑战是全方位的,不光是中国的房地产、中国的经济,其实全球的秩序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离开了中国经济、世界经济的大环境,就事论事地谈论房地产,就会显得舍本求末。我们应该思考出路到底在哪里,怎样才能走出在旧秩序中的徘徊,建立起新的秩序。 @明朗的四季:看清楚过去很容易,看明白现在却很难。现在房地产市场的信号如此混乱,我们应该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 潘石屹:房地产市场信号混乱,也是经济紊乱的表现。在如同地震波一样的剧烈波动中,我们要超脱、要认清大的格局和发展的趋势。在公司财务安排上,要稳健、要能承受这种波动。在对市场的判断上,要看到哪些是市场真正的需求、哪些是泡沫,要为社会创造真正的价值。 现在最有钱、最活跃的是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 @blackkiller :香港特别印花税出台仅一周,房价下降5%-8%,调控效果非常显著,这对内地有何借鉴?香港热钱涌入内地的可能性加大,内地楼市调控是不是更困难了? 潘石屹:香港出台印花税的背景是大陆资金和国际热钱汇集到香港,给香港楼市造成了很大压力,因而出台了此特别政策。大陆讨论要出台的房产税,实际上就是对香港印花税的一种借鉴。另外,香港的热钱不可能大规模流入中国内地的楼市,因为中国是外汇还没有完全放开的国家,国际热钱的进入是很困难的。 @曹晓囡:从年初至今,内地房企海外融资规模已经超过200亿美元,债息已经高达14%,这么高的融资成本,是否说明国内房企资金链愈加趋紧? 潘石屹:内地在境外上市的房地产公司用高达14%的利息融资,这反映出来这些房地产公司对内地将要出台政策的恐慌。的确,银行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的监管和12月1号开始实施的对预售收入的监管都会使目前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链越来越紧。 @T明天:北京预售资金监管办法12月开始实施,预计北京12月开盘数量仅19个,将创年内新低,这除了预售资金监管外,是否与政府部门对价格的审批愈加严格有关?
潘石屹:北京实施的预售资金监管办法,从12月1号起已经开始实施。此政策实施前后,一定会出现市场上房屋供应量的波动,即在监管之前,开发商会加快节奏拿到预售许可证;在此后的几个月,拿到预售许可证的数量就会降低,这是很正常的事。
@妮妮和馒头 :经济学家李稻葵说,中国经济像16岁的姚明,看上去已经很高了,但还不够成熟。这个比方适合中国房地产业吗? 潘石屹:的确,中国的经济像15、16岁的小伙子一样,大规模的城市化,经济的高速增长,使中国房地产的发展速度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展也就很快。而西方一些成熟国家城市建设的规模和新开发的房地产所占经济比重就很少。这就如同15、16岁的小伙子饭量很大,但到60、70岁时,饭量就会下降是一样的道理。 @XinHe:《新闻晨报》刘畅:11月份美国地产基金汉斯、铁狮门先后卖出持有的上海新江湾城区域地块股权,接盘方均为国有开发商,是否意味外资对一线城市房地产投资预期发生变化?
潘石屹:今天的房地产市场和三年前完全不同,三年前活跃在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
@陶陶娜:经济学家张五常认为,在当前的中国,适度的通胀会增加农民的收入增长,缩小农民和城里人之间的贫富差距,你认可这个判断吗?
在全球经济秩序混乱的今天,我们应该思考滥发货币、通胀、高房价、这些现象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简单地把它归结为媒体的力量、市场的力量等,都远远不能解释目前这些现象。
潘石屹:如果在通胀中农产品价格上升得快,就会缩小农民与城里人之间的贫富差距。其实中国农民的收入并没有明显的增长,因为今年全世界农产品价格上涨了28%,而中国仅上涨了10%。
@微博三四五: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表示,目前中国房地产的调控难度前所未有,“十八般武艺都试遍了”。房地产调控是否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潘石屹:目前的挑战是全方位的,不光是中国的房地产、中国的经济,其实全球的秩序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离开了中国经济、世界经济的大环境,就事论事地谈论房地产,就会显得舍本求末。我们应该思考出路到底在哪里,怎样才能走出在旧秩序中的徘徊,建立起新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