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装配饰 潮流设计 家居风水 行业资讯 智慧生活 五金行业 陶瓷卫浴 装修攻略 产品导购

暂时性“房慌”源自房荒

达夫 达夫(好居网用户) 5343天前 / 阅读 :

目前看来,接近真实的情况应是这样的:全国住房供应数据目前未有完全统计,但可以确定一线城市暂时有点紧张,但年内供应不成问题,近年土地大量放量、新盘大量推出的二三线城市供应量充足

在1月10日的新浪乐居年度创新论坛上,任志强、潘石屹、易小迪、刘晓光、李明等一众地产人被要求写下关键词时,其中远洋地产董事长李明写下的关键词令人印象深刻:2010关键词是“市场惟大”,2011关键词是“市场继续惟大”。

市场惟大,这种对市场的敬畏有着深刻的道理,而无论严厉还是温和的宏观调控也是以市场为核心,为了市场更安全、更健康。市场很多情况下反映了真实的需求,但是否一直如此呢?

最近一位朋友的表现堪称去年12月末至今年1月初市场购房人的缩影。

这位朋友马不停蹄地在北京看房子,而且来者不拒,新的、旧的,一手的、二手的,照单全收全要求看房。而这位朋友既不是没房户,他名下有房一套,也不是大款,但是父母独此一子,在三线城市的家里家底不少。何以慌忙至此要买房?这也是“市场惟大”的一种表现——市场自有它的需求。他的第一个逻辑很普遍:买房投资用来抵御通胀;第二个逻辑似乎可以理解:沪渝房产税风声紧,趁北京没征之前赶快出手;而第三个逻辑令人费解:北京即将房荒,再不买更加坐失良机。

又见“房荒论”!

何以在这个岁末年初、调控风声再紧之时,需求却突然就恐慌性爆发了?数据显示,2010年12月,北京成交期房商品住宅13675套,成交现房商品住宅2097套,环比成交量分别上涨了35.3%与86.7%。12月期房商品住宅单月成交量也超越了全年的其他月份,为2010年新高。怪异的是,到了1月份,有报道说各大楼盘均不放盘,据业内分析,北京商品房预售荒要开始了,因为库存锐减,再回10万套以下。

又见“捂盘惜售”说!

而更为怪异的对比是,这一切发生在严厉的限购令继续执行之时。

其实,看似不合逻辑的事实背后,必然有它真实的逻辑。

目前市场需求的表现,其实是一种内在投资动力难以抑制遭遇了外部刺激的结果。内在投资需求正在被政策严控,但是多年货币宽松、人口结构、实体不振等原因造就的投资房产冲动不是一时就可缓冲的,需要过程,可以理解。关键是看目前有哪些外部刺激,其实就是市场上造就了什么样的供应氛围,这些外部刺激里有多少是假象,又有多少真实的成分?有多少就是为了刺激需求恐慌性爆发而“设置”的呢?

首先,要看是否房荒先看土地,这是最明显的道理。就是看2009年、2010年的土地供应量情况。国土部刚刚公布了最新数据,2010年中央加大了土地供应,过去的5年平均每年住宅建设用地供应量是5万公顷,而2010年一年则达18.5万公顷,是2009年7万公顷的2.6倍。而且,从2009年开始,土地供应在二三线城市大量放量。

其次,看房地产开发商的拿地情况。土地大量供应下,开发商不仅拿地踊跃,一下子为2010年贡献了2.7万亿元的土地出让金,增幅达70%。这么踊跃的拿地,其实在2009年,甚至是相对萧条的2008年也发生过。地产商手里有的是地,只要打击闲置可以做到位,放量供应不成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就曾表示,在通胀的背景下,房地产大幅跌价不可能,但今明两年住房市场供应量有望增大,房价稳定可以期待,大家不必恐慌房价过快上涨,从而可以从容地选房子。

目前看来,接近真实的情况应是这样的:全国住房供应数据目前未有完全统计,但可以确定一线城市暂时有点紧张,但年内供应不成问题,近年土地大量放量、新盘大量推出的二三线城市供应量充足;保障房供应370万套已经建成,正在开工建设的达590万套,今年还将建1000万套,此数不虚,确定可以形成很大的供应量。

总而言之,暂时性的房慌是被非真实的房荒“忽悠”出来的,也受到某些政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房荒论更像是一个“房谎”,对市场是一种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