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装配饰 潮流设计 家居风水 行业资讯 智慧生活 五金行业 陶瓷卫浴 装修攻略 产品导购

炒房客设套:买家付钱不过户

达夫 达夫(好居网用户) 5340天前 / 阅读 :

法院经审理认为,李先生与魏先生所签合同虽约定双方于签订合同后2个月内办理公证手续,但因约定不明,双方对公证的具体内容、时间和办理手续等事项产生分歧意见,导致合同未能继续履行。

合同植入“公证”炒房客设套

“京十五条”出台后,楼市成交量骤然下跌。一些试图以买楼赚钱的炒房客纷纷出招,规避楼市新政。

一中院日前进行的一项调研显示,在该院近期审理的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买房人违约的案件量明显增多,其中不乏炒房客因房产新政颁布后炒房风险增大,不愿继续履行合同而违约的案件。

为此,一中院通过分析近期审结的一起典型案例,对相关房主作出防诈骗提醒。

典型案例

买家付钱不过户房主遭遇炒房客

李先生在海淀区成府路附近有一套60平方米的房屋要出售。

2010年4月10日,李先生通过房产中介与卖家魏先生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合同约定房屋成交价为150万元,魏先生应在签订合同时支付定金5万元,并于4月15日前支付房款85万元。

同时规定,双方于签订合同2个月内办理房产公证手续,魏先生于公证当日支付剩余房款60万元后,李先生将房屋及房产证、公证书原件交付给魏先生,所有税费由魏先生承担。

合同签订后,魏先生如期向李先生支付了定金和首付款共90万元。

2010年6月7日,双方通过某房产中介协商共同到公证处办理委托公证。但后来双方就委托公证范本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最终未能办理公证手续,就此发生争议。

于是,李先生诉至法院,要求魏先生继续履行合同、支付剩余房款并按照合同违约条款承担迟延履行违约金。

魏先生则反诉要求李先生限期出具合法并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公证委托书、承担迟延办理房产证的违约金。

法官揭秘

植入公证内容低买高卖炒房

本案看似一起简单的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实则背后隐藏着炒房客以买房自住之名投机炒房的玄机。

为规避买卖房屋的相关税费,降低转卖成本,职业炒房客购房时一般不办理过户手续,而是在签订植入特别条款的买卖合同后,找出各种理由,要求房主到公证处办理房屋所有权和房屋买卖过户等事项的委托公证书。

如果这时房主发现遭炒房客算计而不愿履行合同,炒房客便会要求房主赔偿违约金。

这种操作方法符合炒房客低买高卖的运作原则,以较少资金换取较大回报。另外,也可规避楼市新政对个人新购房屋套数的限制,使其在新政颁布后仍能继续炒房。

法院判决

是否委托公证不影响房屋买卖

法院经审理认为,李先生与魏先生所签合同虽约定双方于签订合同后2个月内办理公证手续,但因约定不明,双方对公证的具体内容、时间和办理手续等事项产生分歧意见,导致合同未能继续履行。

魏某与李先生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的目的,在于通过买卖行为在双方之间完成房屋所有权的转移,并非通过买卖合同完成委托公证,是否进行委托公证并不影响合同目的的实现。

因此,在合同未明确约定公证委托具体事项的前提下,魏先生要求李先生出具合法并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公证委托书的请求缺乏依据。

因双方均同意继续履行合同并办理房屋过户手续,故魏先生应在双方自行办理过户手续后,将剩余房款支付给李先生。

最终,法院判决双方继续履行合同,驳回李先生的其他诉讼请求和魏先生的反诉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