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夫(好居网用户)
4895天前 / 阅读 :
看到一个我还蛮尊重的,正在学术高峰期的中年专业老师,又在讲什么“设计的灵气”,实在有些无语。
好好想想,作为设计教师,在自身学术(倾向性)研究的基础上,把设计行为,作为一种思维模式,一套方法技能,一个控制其发展过程的意识,以及相关的知识与理论基础,究竟在不同阶段,应该传授到什么程度,在不同阶段,应该明晰出什么样的目标(而不是含含糊糊的什么都可以),应该将设计行为的展开与不同的理论结合到什么程度……这一系列的问题的探索与解答,我以为,才是设计教学(研究)的本质所在。
而这种本质,有一系列关系要厘清才能明确:学术(专题)研究与专业教育的关系,理论教育与设计教学之间的关系,设计教学(研究)与实践性、实验性、先锋性的关系……
这些一系列非常基础本质的问题,我们还是一盆浆糊,我们在设计教学上,真是有太多功课,要扎扎实实一点一滴做起来了呀!
而现在,高校里流行的观念是,做设计吗,不就是那个套路吗?平、立、剖摆完,立面形态做时髦些,想法上再扯一些热点话题,剩下的,老师就教不了,而是需要学生的“灵气”、“悟道”的了。
设计课老师不需要做学术研究,只要画图做实践即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而做研究的老师,由于对设计行为缺乏身体体验,也无法在研究中为设计提供精确有效的助燃剂。
这一切,在我们这里都显得那么理所应当,这难道不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