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装配饰 潮流设计 家居风水 行业资讯 智慧生活 五金行业 陶瓷卫浴 装修攻略 产品导购

坂茂建筑事务所: 日本地震应急庇护所

达夫 达夫(好居网用户) 4877天前 / 阅读 :

日本建筑师坂茂( Shigeru Ban ),是当今国际最受瞩目的中生代建筑师之一,他的创作遍布全世界,最为人熟悉的从东京的三宅一生住宅,到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界博览会日本馆。

简历。

出生于东京。

~ 80 南加州建筑大学 (SCI-ARC)。

~ 82 纽约古柏联盟( Cooper Union )。

~ 83 纪崎新工作室 ( 东京 )。

古柏联盟 ( Cooper Union )毕业。

坂茂建筑设计成立。

~ 99 联合国难民高等委员会 (UNHCR) 顾问。

义务建筑师网络设立。

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

~ 庆应义塾大学环境资讯系教授。

设计作品。

「 House of Double Roof 」 (1993)。

「 MDS Gallery 」 (1994)。

「 Curtain Wall House 」 (1995)。

「 Furniture House 」 (1995)。

「 Paper Church 」 (1995)。

「 Paper Log house 」 (1995)。

「 JR 田泽湖站」 (1997)。

「 Wall-less House 」 (1997)。

「 9 Square Grid House 」 (1997)。

「羽根木之森」 (1997)。

「 Paper Dome 」 (1998)。

「 Ivy structure House 」 (1998)。

「 2000 汉诺威世界博览会日本馆」 (2000)。

「 GC 大阪营业所大楼」 (2000)。

「 Naked House 」 (2000)。

「今井笃纪念体育观」 (2002)。

「 PAM- 纸的资料馆」 (2002)。

「 Shutter House for a Photographer 」 (2003)。

「 GC 名古屋营业所」 (2004)。

「 Bianimale Nomadic Museum 」 (2005)。

得奖纪录。

每日设计奖大奖。

日本建筑家协会第三次关西建筑家奖大奖。

吉冈奖。

日本建筑家协会新人奖。

日本建筑学会第18届东北建筑奖。

「柏林-艺术-时间」获奖。

松井源吾 奖。

世界建筑大奖最佳建筑大奖欧洲部。

世界建筑大奖最佳住宅大奖。

法国建筑学会奖章。

? AIA 荣誉会员。

建筑奖。

建筑奖。

着作出版。

「坂茂」 (GG portfolio, Editorial Gustavo Gili,1997)。

「坂茂」 (JA30 号、新建筑社、 1998)。

「纸建筑的行动」 ( 筑摩书房、 1998)。

「坂茂,进展中的设计」( TOTO 出版、 1999 )。

「坂茂」(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2001 )。

「坂茂」( Phaidon,2003 )。

[page]

日本建筑师坂茂( Shigeru Ban ),是当今国际最受瞩目的中生代建筑师之一,他的创作遍布全世界,最为人熟悉的从东京的三宅一生住宅,到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界博览会日本馆,从纽约“游牧博物馆”到法国庞皮度中心新馆的设计,都是他的作品。

但坂茂最广为人知的特色则是对自然建筑材料的运用,尤其是大胆采用纸管材料,从1989年开始,创作一系列的“纸建筑”的探索实验,充分展现建筑设计和自然环境融合的创新思考。他不仅是国际知名的建筑师,更是一位人道主义者,他曾说:“二十世纪的建筑大师为大众建造公共建筑,而冷战后一代的建筑师应该为少数人服务,例如种族冲突的受难者和因灾难而无家可归的人们。”

坂茂的人道主义观充分表现在他的行动上,他运用纸建材的轻巧、组装迅速的特点,为大地震后的阪神灾民设计纸教堂及临时房屋,也为非洲卢旺达难民搭可以安身的居所。“纸建筑”对于坂茂的理念里不仅仅是一种结合高科技的创作,更深含了他作为知识创造者对人类社会的关怀与责任。

坂茂建筑事务所近日在日本东北地区的地震避难所和体育馆中分发他们设计的纸板隔墙,并作为应急避难所供灾民使用。更多关于此项捐赠的信息请参见坂茂事务所网站上的“日本地震”专栏。

在此次地震撤离中,紧急避难于各个公共避难所的灾民们,生活隐私难以得到保障,这更加深了他们精神上的痛苦。由坂茂设计的纸板模数隔墙为地震中的人们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经济而灵活的解决方式,通过这种便携式隔板,他们可以在保证隐私的前提下生活。

建筑师坂茂以及他位于日本东京的事务所总部,在世界范围内建造了一大批以纸和硬纸板作为建筑结构材料的住房和建筑,自从2004年日本新鸿niigata地震开始,坂茂就将自己设计的这种纸板建筑作为地震救灾中的应急避难所,为大批灾民提供了庇护场所。经过一次次在灾害中的实践,坂茂将自己的应急建筑进行多次修改,最终形成了现在我们见到的这种模数化隔板系统。这种隔板建筑用硬纸板做成的纸管作为结构支撑柱,配以胶合板连接件,用绳子作为固定装置,用白布做为建筑隔墙。每一座单元建筑面积为180平方米,不同大小的房间倚靠原有承重墙体建造。

[page]

坂茂通过过去7年来在各种灾害中总结的经验,发展了他的应急纸板建筑。上图展示了他们早年对纸板模数应急庇护所的实验。

在台湾南投的埔里桃米小区湖畔,最近悄悄立起一座神秘的教堂。这座名为“Paper Dome”的教堂与众不同,它是台湾第一座纸建筑,也是第一座来自海外的游牧建筑。过去十年,它曾在日本神户抚慰无数阪神地震灾民,如今落脚埔里展开新生命。

由台湾新故乡文化基金会策划的新故乡见学园区,历时三年终于完工,将于9月21日启用。这个园区内包含日本建筑师坂茂设计的纸教堂,以及台湾建筑师邱文杰设计的新故乡见学中中心,象征中日两国建筑师的震灾经验传承。纸教堂原是1995年阪神大地震之后,坂茂为烧毁的神户鹰取教会所设计。一直致力于研究纸建筑的他,以58根纸管做主结构,动员300名义工搭成椭圆形的新鹰取教堂。这座纸教堂便于拆卸、移动与重建,符合新世纪的环保概念与游牧精神。

坂茂不仅将纸建筑应用在阪神地震后搭建的临时建筑及恒久建筑物上,世界上首个纸建筑也是出自他的设计。

年,从美国留学归国的坂茂,在Alvar Aalto特展的会场设计,因为经费有限,无法使用芬兰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师Aalto爱用的木材,他以纸管作为展馆的内墙、天花板及展示台,这次的经验,让坂茂意外发现纸管的强度远超过想像,进而孕育了“纸建筑”的创作原点。

年,名古屋设计博览会馆,展馆虽不大,但却让坂茂首次实现纸建筑的梦想。他以48支外径33公分、厚度15公厘、长度4公尺、表面经过蜡纸防水加工的纸管,重现江户时代造园名家所设计用来欣赏水琴窟的东屋。这座纸建筑,白天里,一束束屋外的光线透过纸管间的空隙照射屋内;入夜之后,建筑物本身就像一座大型灯具,朝向四面八方射出48条灿烂的光束。

[page]

年德国汉诺威万国博览会占地5000平方公尺的日本馆,坂茂采用纸建筑,让世人重新评价我们身旁熟悉的素材,发挥纸柔软的特性,创造出美观、坚固而低环境负担的新可能性。

坂茂不仅在建筑上有杰出的表现,他也是一位人道主义者,曾任联合国难民高等委员会(UNHCR)顾问的他说过:“20世纪的建筑大师为大众建造公共建筑,而冷战后一代的建筑师应该为少数人服务,例如种族冲突的受害者和无家可归的人。”

表现在行动上,他运用纸建材轻巧、组装迅速的特质,不仅为阪神大地震的灾民设计纸教堂及临时房屋,也为非洲卢旺达难民搭盖避难所及住家;“纸建筑”在他的理念中,已不单纯是一种结合高科技的创作,更深含对人类社会的关怀与责任。

[page]

阪神地震十年后,纸教堂功成身退,并在新故乡基金会的推动下,将58根纸管运到九二一大地震灾区埔里桃米生态小区。

这座鹰取纸教堂是以玻璃纤维浪板构筑长方形外墙,访客经回廊走入大厅,会感受由屋顶棚幕射入的天光,产生向上升华的奇妙感受。新故乡基金会董事长廖嘉展认为,新生的桃米纸教堂,与它的“前世”鹰取教堂几乎一模一样。 邱文杰表示,见学中心以台湾常见的C型钢为主结构,却把钢弯成各种形状,让“弯曲的钢”和“硬起来的纸”形成有趣的对比。

纸教堂前的广场将成为露天表演中心,见学中心则作为农民市集、小区营造工作坊与展览之用。9月21日,这里将举行天主教与基督教的祈福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