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装配饰 潮流设计 家居风水 行业资讯 智慧生活 五金行业 陶瓷卫浴 装修攻略 产品导购

尤纳·福里德曼:建筑 生活世界

达夫 达夫(好居网用户) 4855天前 / 阅读 :

1957年定居巴黎,成立了活动建筑研究小组“Group d’Etude d’Architecture Mobile),并编写了理论宣言《活动建筑》(L’Architecture mobile)。

 

尤纳·福里德曼  Yona Friedman 1923年生于布达佩斯。

1984年毕业于海法大学。

1957年定居巴黎,成立了活动建筑研究小组“Group d’Etude d’Architecture Mobile),并编写了理论宣言《活动建筑》(L’Architecture mobile)。之后,他致力于轻型基础设施及“非静态城市”理论的研究:加诸伦敦、纽约以及突尼斯之类具有一定历史的城市模式之上的多层格状空间系统。

[page]
 

公元前57年,古罗马第一雄辩家西赛罗从流放地回到家乡,发现他的宅第已被对手Publius Clodius拆毁,在原址建造了神庙。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西赛罗发表了一篇雄辩演说“Pro Domo Sua” (为家园辩护),最终说服了长老院,拆除神庙,重建了他的家园。

“归还”他人的家园,真正使得使用者成为其主人,使得建筑尽可能的自主建造,这也正是Yona Friedman作为一个建筑师,一个城市与人类的思考者,用其毕生事业来努力实现的人生理想。Yona Friedman从独特的建筑视角出发,用那些简明的象形语汇、草图模型等独创工具,为我们建构出一个更加理想,更加美好的生活世界,同时得以让使用者重新成为家园的主人。而这也正是这本书借用西塞罗的演说“Pro Domo”作为本书书名的良苦意愿。

[page]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Yona Friedman提出的“移动建筑”(Mobile Architecture)的设想就引起了建筑界的广泛争论。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不断涉猎不同的领域,从社会学、经济学、美学、物理学、心理学等诸多视野审视建筑的本质,并且对使用者的空间权益等问题提出可行性探讨。他“由居住者决定住宅与城市规划”的理念以及由此具象化生成的“空中城市”、“桥镇”等计划,给当时的城市规划带来不小的震动,开启了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新思路,更对今日的城市形成影响深远。上世纪60年代出现的英国“建筑电讯”(Archigram)和日本的“新陈代谢派”(Metabolism)都受其影响。

Yona的“自我访谈”更深入的阐述了“移动城市”、“空中城市”、“不确定性”等核心理念的架构与肇源;沿用这些理念,“城市”部分阐述其可变城市理论、“洲际城市”等概念,并描绘出未来城市的迷人景象;“普遍理论”则是从动物的视角出发,描述出另一种对于世界的诠释,那是哲与诗;“举措”部分则说明一种体现“自助建造”的辅助工具Flatwriter;在剖析今日建筑师至上的社会经济体制过程中,他用简单的图像语汇向我们讲解了国际社会经济运作过程,并指出“第四产业”的隐性能量,从而在“生存”章节里验证了自主建造的可能性;近些年来,Yona则致力于研发展示各种“不规则结构”在建筑中的应用,将自主性建造形象化为各种不确定的即兴的空间结构形态类型;沿用其“可变建筑”以及“空中城市”理念,最后的“方案”部分是他在各个时期在各个地区所做的概念性设计方案。

[page]  

 当我们终日沉迷于图纸上的空间形态,执着于建筑定势的巩固,或顶礼膜拜,或热衷效仿,或逆来顺受时,Yona也许正在牵着他的爱犬,散步于巴黎的某条小巷中,而在他眼里,100年后的城市风貌已然清晰。这位建筑师,奇迹般的超然于当代建筑主流思潮的喧嚣之外,用一种简单的智慧,提醒着我们切莫执着于建筑的“意义”而放弃了建筑的“自由”,提醒着我们:基本框架建造+自主生活调整=生活世界(海德格尔所言的人类存在原点)。

如他所言,建筑,其实更应该像每个人的“拿手好菜”,建筑,其实更应该是亲自动手的试错过程。“试错意味着有所为有所不为,意味着清规戒律越少越好,越不精确越好。事实上,这也就是“诗”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