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夫(好居网用户)
3629天前 / 阅读 :
【好居卫浴网】在古典名著《红楼梦》曾出现过镜衣的身影。《红楼梦》第五一回中就有袭人因母亲病故回去守丧,晚上晴雯怕冷不肯起来放穿衣镜的软帘而与麝月斗嘴,宝玉“便自己起身出去,放下镜套,划上消息”的描写。在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那个年代,镜子还算是一种颇为昂贵的奢侈品,除了风水方面的考虑以外,给镜子穿上一件镜衣,就好像现在人们给家里面的贵重物品罩个布套一样,也是出于一定的保护方面的考虑。
曾被北京市妇联授予“京都巧娘”称号的第五代绣花鞋传承人蒋丽娟,近日在接受中国文物网记者采访时,就向我们展示了她家里祖传的一件镜衣。据蒋丽娟介绍,这件镜衣是由她姥姥亲手缝制的,距今也有一百年多年的历史了。
“过去人们结婚的时候,家里配送的嫁妆里一般都有镜子。当时有一种说法,就是在结婚期间不能让镜子见亮,否则就会不吉利。”蒋丽娟说,从她姥姥做的这件镜衣的题材和颜色上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件典型的用于结婚时的镜衣。
蒋丽娟对记者表示,这件镜衣的制作工艺十分考究。绣制时所采用的绣线,出自一种本身就很细的绒线。,而且还要将一根绒线分成十六根,然后只取其中分出来的不超过三根绒线进行绣制,其精细程度和绣制难度可想而知。蒋丽娟的姥姥在绣制这件镜衣时,光是绣制其中的一小段竹节,就要花费至少三天的时间。“这件镜衣是我姥姥从1912年开始进行绣制的,总共用了4年的时间才完成。”蒋丽娟说。
此外,蒋丽娟还告诉记者,在绣制镜衣时也一些特别的注意事项。比如,因为要时不常地将绒线放到嘴里去抿线,如果嘴里残留的油或者盐沾上去的话,会影响绣线的光泽度。所以,在绣制期间绣娘要尽量少食油盐,而且还要减少和外界的接触,整个人静下心来,不能出一点儿差错。
在谈到这件镜衣的目前的价值时,蒋丽娟认为,这件镜衣的价值主要还是体现在其所蕴含的工艺水准和历史信息。虽然之前也有人给出了比较高的报价,但是她目前还没有将其出售的打算。因为在她看来,这件镜衣是她们祖孙三代之间亲情的最佳见证,所以对于她和她的家人们来说,这件镜衣作为传家宝的意义显然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