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墙地砖 内墙砖 外墙砖 地砖

长江后浪推前浪 传统营销会死沙滩上吗

达夫 达夫(好居网用户) 3238天前 / 阅读 :

有这么一句话,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面对互联网的大时代,传统营销方式似乎已然成为了前浪,那么传统营销方式的未来命运如何?大把大把的在传统营销方式里投钱能否让企业起死回生?究竟传统的营销方式还能走多远?

【好居卫浴网】目前的中国的传统行业看似外表光鲜,但背后可能还欠着银行几个亿的贷款,但在广告营销方面企业仍旧没有丝毫放松,甚至投入数百万、几千万的营销费用。那么这些营销费用真的能让企业“起死回生”吗?伴随着“互联网+”越来越近的脚步,依靠着传统营销方式的传统企业还能走多远?

 

 

传统营销方式

所谓传统的营销方式,经过前人经历,后人总结,被分为了五大类,每一类都可谓是不同时代不同企业的代表。

第一类,打品牌牌,多打广告。央视投一点,户外投一点,公关活动做一点,这牌子基本就打成了。这是90年代的做法,至今不少企业仍在沿用,效果好不好,买了黄金广告时段的企业肯定心有体会。

第二类,打网点牌,多开门店。自己开不了,就找经销商开。三年三步走,一年二三百家店,三年定能成气候。这是2000年打响品牌最快的方式,现在不少新兴企业为求快速发展也会采用这种方式。

笔者认为,这种营销方式已是穷途末路,一线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地价的翻翻,让许多经销商们却步,作为品牌展示的旗舰店两三家足以。二线城市貌似也是一条出路,但随着电商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二线城市也逐渐被占领。三线城市购买群体和购买力有限,还可维持一段小盛时期。

第三类,打渠道牌,多级分销。零售做了,涉足工程;工程做了,涉足零售;电商、商超、五金、其他细分行业渠道等等,看起来空间无限大。工程类渠道是一直存在的,只是鲜为人知罢了,这类渠道的定位较为精准,对企业的实力要求较高,不少企业也是依附这类渠道生存。

第四类,打技术牌。在独特领域占有产品优势或客户资源。但这样的企业极少,过得真好假好,自己人才知道。不过也有不少运气好的企业因为一个好产品一炮而红,从此走上康庄大道。

第五类,打各种概念牌。比如健康、绿色、生态、智能、光艺术、全能王等等。这是近几年最时兴的玩法,产品不叫产品,叫概念。玩久了,大家都玩腻了,大部分消费者理解为一个噱头罢了,要知道群众的眼睛可是雪亮的!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双重发展,最近几年行业里有人欢喜有人愁,大部分的传统企业,过得都不开心,穷也不开心,富也不开心。同样的努力与投入,也许只达到3年前的一半的效果。砸广告,消费者不感冒了;玩招商,年轻一代的经销商什么场面没见过;开新渠道,也是前有狼后有虎;玩新概念,先天不足,怎么也玩不过电商;打技术牌,远水救不了近火,消费者信不信也不知道。那么消费者信什么?不少营销专家,广告公司开始试图突破这一营销瓶颈。

全渠道全触点营销模式

其实消费者的购买力和消费需求,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但是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双重环境下,消费者的购物时间和地理被碎片化了。他们对于产品的信息获取途径不再单一和被动,对于品牌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更重要的是在购买方式上更加自由化、民主化,已完全不同于过去。

在“用产品让用户尖叫”和“从互联到移动互联,再到线上线下业务融合”的时代,当互联网用户、智能手机用户、信用卡以及其他电子支付工具的用户、物流可便捷配送的用户越来越多时,全渠道全触点这种新的营销模式出现了。

所谓的全渠道全触点营销模式,就是一种以消费者为全程关注点的消费者渗透模式,是基于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媒体高度互联的环境下,消费者的决策路径发生质的改变,线下线上不再是独立、分行的渠道。

比如,经销商在终端现场提供的消费者体验视频,快速上传到共享中心,也许就能触动另外一个城市还在犹豫的同类消费者。

比如厂家上门安装后,用户的使用反馈,以及“那一张满意的笑脸”,能及时上传到社区APP,同步启动好邻居推介业务……

互联网思维

现在很多传统行业的企业,面临的最大困境是从“工业人”要变成“数字人”。工业化时代的标准思维模式是:大规模生产、大规模销售和大规模传播,但是互联网时代,这三个基础被解构了。产品更多地是以信息的方式呈现的,渠道垄断很难实现。最重要一点,媒介垄断被打破了,消费者同时成为媒介信息和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你再希望通过买通媒体单向度、广播式制造热门商品诱导消费行为的模式不成立了。

谈起互联网就不得不提及一个关键词“互联网思维”。如果企业想要做到真正转型,不防先了解一下什么叫互联网思维,而后再考虑如何将互联网思维应用于企业当中。

 

 

1.用户至上

用户思维体系涵盖了最经典的品牌营销的Who-What-How模型,Who,目标消费者——“屌丝”;What,消费者需求——兜售参与感;How,怎样实现——全程用户体验至上。

用户思维。是指在价值链各个环节中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去考虑问题。作为厂商,必须从整个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建立起“以用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只有深度理解用户才能生存。没有认同,就没有合同。

体现在生产中就是按需定制,厂商提供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如定制化冰箱。另一种情况是在用户的参与中去优化产品,每次的新品上市,都会把设计的款式放到其管理的粉丝群组里,让粉丝投票,这些粉丝决定了最终的潮流趋势,自然也会为这些产品买单。让用户参与品牌传播,便是粉丝经济。我们的品牌需要的是粉丝,而不只是用户,因为用户远没有粉丝那么忠诚。

2.极致思维

极致思维,就是把产品、服务和用户体验做到极致,超越用户预期。什么叫极致?极致就是把命都搭上。用极限思维打造极致的产品。方法论有三条:第一,“需求要抓得准”(痛点,痒点或兴奋点);第二,“自己要逼得狠”(做到自己能力的极限);第三,“管理要盯得紧”(得产品经理得天下)。一切产业皆媒体,在这个社会化媒体时代,好产品自然会形成口碑传播。尖叫,意味着必须把产品做到极致;极致,就是超越用户想象!

3. 迭代思维

这里面有两个点,一个“微”,一个“快”。 “微”,要从细微的用户需求入手,贴近用户心理,在用户参与和反馈中逐步改进。“可能你觉得是一个不起眼的点,但是用户可能觉得很重要”。这里的迭代思维,对传统企业而言,更侧重在迭代的意识,意味着我们必须要及时乃至实时关注消费者需求,把握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4. 社会化思维

社会化商业的核心是网,公司面对的客户以网的形式存在,这将改变企业生产、销售、营销等整个形态。利用好社会化媒体,例如微信微博等,以“蜂群思维”和层级架构为核心的互联网协作模式——众包,维基百科就是典型的众包产品。传统企业要思考如何利用外脑,不用招募,便可“天下贤才入吾彀中”。在研发中让用户深度参与,实际上也是一种众包模式。

5. 大数据思维

大数据思维,是指对大数据的认识,对企业资产、关键竞争要素的理解。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企业的营销策略应该针对个性化用户做精准营销。一商场网站上线后,打通了线下实体店和线上的会员账号,在百货和购物中心铺设免费wifi。当一位已注册账号的客人进入实体店,他的手机连接上wifi,他与该商场的所有互动记录会一一在后台呈现,商场能据此判别消费者的购物喜好。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商品和库存的可视化,并达到与用户之间的沟通。

6. 平台思维

平台思维就是开放、共享、共赢的思维。平台模式最有可能成就产业巨头。全球最大的100家企业里,有60家企业的主要收入来自平台商业模式,包括苹果、谷歌等。平台模式的精髓,在于打造一个多主体共赢互利的生态圈。当你不具备构建生态型平台实力的时候,那就要思考怎样利用现有的平台。例如一公司将8万多人分为2000个自主经营体,让员工成为真正的“创业者”,让每个人成为自己的CEO。

传统营销还能走多远?

这年头酒香也怕巷子深,不做推广不做营销,就算有再好的产品也是无人问津的,反之,只有好的营销没有好的产品更是寸步难行,如何让二者相辅相成,是企业需长期思考和实践的命题。在“互联网+”的时代下,更要学会改变传统的营销方式,把互联网思维真正运用起来,贴近用户心理,让消费者共同参与品牌传播,打造共赢开放的多主体生态圈,打造极致产品,用产品让客户尖叫起来吧!